日本在线观看不卡,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国产gaysex男同视频chinese,欧美一级www

樹人論文網一個專業的學術咨詢網站!!!
樹人論文網

非職業高中改辦職業高中現象論文如何發表

來源: 樹人論文網發表時間:2013-09-24
簡要:文章結合國際、國內背景和昆山市的現實情況,對昆山市部分非職業高中改辦職業高中這一學校經營策略的合理性和急需解決的問題作了一些思考。

  摘要:文章結合國際、國內背景和昆山市的現實情況,對昆山市部分非職業高中改辦職業高中這一學校經營策略的合理性和急需解決的問題作了一些思考。

  關鍵詞:普通高中;綜合高中;改辦;職業高中

  位于長江三角洲的昆山市西臨蘇州,東接上海。經濟發展較快,2005年被評為中國百強縣之首,教育事業發達,2003年被江蘇省教育廳評為江蘇省首個教育現代化先進市。

  高速發展的經濟為昆山市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同時也要求教育對其結構進行改革。正如教育部在《面向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所強調的那樣,“深化教育改革,建立起教育新體制的基本框架,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高考的競爭日趨激烈,使得一些生源不好、實力不強的學校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更引人關注的是從2007年開始,蘇州市范圍內未達到“三星級”的高中將不能招收普高學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市政府、教育局和相關學校經過廣泛調查,深入研究,做出了發展職業教育,以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調整這些學校的經營策略,決定把一些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形勢的普通高中和全部的綜合高中改辦為職業高中。

  在我看來,這一經營策略考慮到了這些學校所處的社會背景,也看到了潛在的消費對象和消費需要,符合各方的根本利益,它將在昆山市的新一輪發展中為這些學校找到新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從國際背景來看,這一經營策略是積極的。世界上經濟發達的國家都十分重視職業教育:美國為了穩固其世界經濟霸主地位,針對新增加的勞動力職業素質不高的問題,美國教育部和勞工部共同推出《由學校到就業法案》,要求學校在職業教育基礎上貫徹企業培訓學習計劃。澳大利亞政府也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認為所有人都應有機會接受職業教育,做好就業準備,把職業教育當作促進社會凝聚力和整合作用的重要手段。世界上職業教育最成功的德國職業教育更是倍受重視,其“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被世界眾多國家所借鑒。近幾年來,德國在世界上首次將普通教育領域的英才促進措施引入職業教育領域。從1992年起實施“職業英才促進項目”,每年向3000高技能型青年每人提供3000馬克的資助,采取重點輔導,出國學習等方法,培養職業領域、勞動世界的“行家里手”。有人認為德國職業教育是其社會經濟發展的第二根支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提供的數字表明,發達國家職業學校培養的高級工占了35%,中級工占50%,初級工占15%。而我國的高級工只占3.5%,中級工占35%,初級工占60%。[1]可見在我國發展職業教育十分必要。從國際上紛紛重視職業教育來看,這一經營舉措無疑是積極的。

  從國內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舉措來看,這一經營策略對這些學校生存和發展無疑是有利的。從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到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頒布實施,到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出臺,十年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了一系列職業教育發展的重大方針政策。一個以中等職業教育為主體,初、中、高等職業教育相銜接,與普通教育相溝通的職業教育體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種類的職業教育網絡已初具規模。[2]到2004年,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已達550萬。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協調各類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部長周濟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表示:力爭經過幾年的努力,使中等職業學校在2010年招生達到800萬以上,與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發展職業教育特別是中等職業教育應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把擴大中等職業教育作為“十一五”教育規劃的重要目標。財政部長助理張少春在此次會議上介紹“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將對職業教育投入100億元,建立中等職業學校貧困生資助制度。各級財政部門將安排經費,資助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農村貧困家庭和城鎮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在這樣的國內教育環境下,積極發展職業教育,擴大職業高中數量的舉措無疑與國家發展職業教育的舉措是相呼應的。

  從新形勢下昆山的經濟社會發展的背景求來看,采取這一經營策略的學校無疑為自己找到了潛在的消費對象和消費需要。昆山為率先實現基本現代化,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正大力發展二、三產業,目前昆山市已有外資企業4000多家,民營企業約1.5萬多家,有“統一”,“富士康”,“捷安特”等一批世界知名企業。他們需要大批的技術工人,無疑職業教育將是這些產業熟悉的技術工人的培養者。在各類教育中,職業教育與昆山的經濟、社會發展的聯系最直接,最密切,將在昆山的教育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有現實意義的是“昆山之路”目前正走入“低轉高”這一關鍵階段,在招商引資中,政府將著眼于高技術含量,低能耗的企業,同時將著力培養自己的知名企業。這必然需要一大批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人才,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是培養更高素質人才的必要步驟。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昆山市所需的技術工人將超過20萬,但目前昆山各類畢業生只能滿足其需要的二十分之一。發展職業教育尤其是中等職業教育形勢非常有利。但目前在昆山市有資格招收高中學生的14所學校中,專門從事職業教育的高中只有三所,綜合高中兩所,其他全部為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年招生量只有3000左右,這遠遠滿足不了昆山市企業用工的需要。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昆山市教育局決定其中的兩個普通高中,兩個綜合高中改辦職業高中,調整普通職業招生之比為4.5:5.5,將職業高中招生能力擴大到4000多人,并提高職業高中為社會用工培訓能力,可以看出職業高中在昆山有著巨大的消費對象和消費需要。

  另外這一舉經營策略無疑避開了強大的競爭對手。“三星級”的高中生源很好、實力很強,高考優勢明顯;而這些學校生源和實力上都無法與之競爭,走發展職業教育之路無疑避開了強大的競爭對手,為這些學校生存和發展找到了新的空間。

  從社會、單位和學生個人的根本利益來看,昆山市這一策略無疑是與之相符合的。在歐洲,政府十分重視職業教育,有學者把職業教育稱為社會的“穩壓閥”。同樣,在昆山發展職業教育,讓他們學得一技之長,拓寬了就業渠道,有利于保持社會穩定。單位需要培訓其工人,但許多企業又沒有自己專門的培訓機構。發展職業教育,讓用人單位與學校聯合起來,根據自己的需要,讓學校為其“度身定做”所需人才,可以節省許多精力和開支,專心發展單位的生產。從這一角度來說,這與單位的利益是相符合的。另外職業高中招收的學生都是普通高中生源之后,如果讓他們進入普通高中三年之后,再去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當然有人是要掉下河去的。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昆山市在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同時,不斷加大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力度。目前昆山市內有硅湖職業技術學院,托普信息技術學院,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等職業技術院校,全省招收高等職業學生的院校已有90多所。這為中等職業中學的學生參加對口單獨招生考試,升入高校深造打開了方便之門。2005年和2006年昆山市職業高中學生共有1000多人參加對口單獨招生考試,升學率達90%以上。這些大學畢業生幾年以后將成為長江三角洲最炙手可熱的“灰領”人才。即使這些職業高中的學生不參加高考或考不上大學,他們已經掌握了一種專門技術,已經在就業的道路上占得了先機。據市勞動局統計,從2005年起,職業高中的就業率已經超過了本科生。在昆山的許多企業中,出現了普通技術工人帶本科生實習的現象。從這一角度講,昆山的這一改革對職業高中學生的就業及升學是有利的,與他們的根本利益相符合的。

  當然,這一經營舉措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戰。

  1.專業課師資缺乏。非職業高中改辦職業高中,許多專業課教師也是改行過來的,“現學現教”,擔起了專業課教師。有的學校為解決專業教師問題,只得從其它學校去借用,專業課效果當然會打折扣。

  2.實習基地不足。職業高中需要滿足學生實習的基地,但這些學校實習基地十分不足,于是他們只能借用其它單位的設備,這嚴重影響了實習的質量。

  3.在專業設置和調整上缺少經驗,這些學校缺乏科學的社會調查和研究。許多專業的淘汰跟不上形勢,缺少預知能力,對學生以后的就業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4.生源不足。傳統的“學而優則仕”的思想根深蒂固,背后糾纏中國人讀書的傳統跳龍門的觀念,使得許多人認為,職業學校畢業生社會地位低,認為只有成績差的學生才會讀職業學校。[3]前幾年普通高校大幅度擴招,錄取分數線一降再降,客觀上也刺激了盲目追求普通高中的傾向。職業高中尤其是改辦的職業高中生源就更不足了。

  5.資金投入不足是一個需要突破的瓶頸。法國的職業教育的經費85%來源于企業,15%由政府開支,對學生免收一切學雜費。而在我國,目前的職業中學,教育經費的投入幾乎全靠政府投入,這對剛剛改辦的職業高中,資金投入不可能很充足。

  總之,在改變學校的經營策略,尋找新的發展空間,走職業教育發展之路的征途上,仍然困難重重,有的甚至很棘手。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這是一個擺在學校經營面前的一個課題。無論怎么說,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下,發展職業教育無疑是學校很重要的經營策略。昆山市部分普通高中和所有綜合性高中改辦職業高中的經營策略是符合大的社會背景的,它繞開了在高考中強大的競爭對手,捕捉到了潛在的消費對象和消費需要,符合社會、單位及學生個人的根本利益,所以無疑將在昆山市的新一輪發展中為這些學校找到新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對學校經營者來說,這是個很好的啟示。

  參考文獻

  [1][2]李嵐清.李嵐清訪談錄.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金忠明,葛大匯,唐安國.衡山夜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