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對五個三線城市典型高校的準畢業生調查訪問的基礎上,考察農村生源學生和城市生源學生在就業城市預期及現實選擇方面的差異,同時分析了造成差異的原因,期望能為年輕畢業生的個人發展,尤其是就業中相對弱勢的農村學生提供一定幫助,也期待能為此類三線城市的人才建設提供些許有益參考。
關鍵詞:城鄉;大學生;就業城市;預期;比較分析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資助項目“城鄉大學生預期就業城市調查與比較研究——以蘇北高校為例”(編號:2012SJB840017)的部分成果。
“中國夢”,最近成為高校年輕學生課內學習與課外活動的主題,對于那些即將離開校園、開始真正夢想之旅的準畢業生們,他們的夢想將在何處安放,確實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中國的“城鄉二元制”由來已久,但是到目前為止,考上大學,順利畢業、就業仍然是中國廣大村民擺脫“二元制”束縛、成為城市居民的不二法門。高校向社會輸送的人才,無論是農村生源的,還是城市生源的畢業生都要面對就業城市選擇問題,他們在選擇城市的意識和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差異,若存在,差異是什么,原因何在……本文考察這些問題,期望可以為年輕畢業生個人發展,尤其是相對弱勢的農村生源學生,以及相關城市人才建設提供些許有益的參考。
項目組在對蘇北五個“三線城市”典型高校近600名準畢業生的調查中,得到了許多寶貴的數據,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我們在每個城市中選擇了一所二本高校,其中的四所高校各發放問卷100份,大三學生50份,大四學生50份;在就近的一所高校中發放了200份,并于2012年9月在這所高校確定一個大三的班級和兩個大四的班級進行跟蹤觀察,并將這三個班取名“小樣本班”。
最終收回了563份問卷,隨后對其中數據進行整合與分析,統計畢業生對未來就業與生活城市的預期狀況。同時,繼續對“小樣本班”跟蹤調查,主要考察他們在經過了就業指導、實習、考研、找工作等一系列過程和事件后,最初預期的變動情況,以及預期與最終選擇之間的差距。
一、預期意識調查
在整個調查中,能明確感受到來自城市的大學生和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有一定的差異,見表1。
1.農村生源的大學生,只有約7%的人對將來就業的城市有明確的預期;有近21%的人僅有模糊的概念,如只考慮了準備選擇的城市類型,如回答有“離家不遠的”、“大城市”、“蘇南”,等等;有約3%的人“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剩下69%是沒有明確未來就業城市,最多的回答就是“看工作機會”、“哪里有工作給我,就去哪兒”。
2.城市生源的大學,54%對未來就業和生活的城市具有明確預期;39%的學生基本能夠預期到未來就業城市的類型,回答較多的“蘇南”、其次是“省會城市”,小部分回答為“大城市”,無人選擇“蘇北”(包括就讀的高校所在城市),其中還有一些雄心壯志打算去“闖天下”的自信或自負青年;剩下的約6%則是沒有明確預期的學生,基本是要看工作定城市。最后,約1%的人“沒想過這個問題”。
二、預期的就業城市類型
1.農村生源的學生,7%的明確預期中,有兩種分化:一種是準備選擇“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起碼也要去省城;另外一種則是選擇家鄉所在或附近的城市,有縣級市,也有地級市,幾乎沒有選擇毫無關聯的二三線城市;21%有模糊概念的一部分回答去大城市,一部分回答去“蘇南”……但問到細節,回答起來有說服力的不多,多是盲目的道聽途說,如有的回答“聽說小城市‘拼爹’,我們不行”,有的說“大城市機會多點兒吧”,亦有傳統思維和從眾心理的影響。69%部分沒有預期的學生的回答其實是理性的表現,如上文所述,他們多是從工作機會角度考慮,這反映了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尤其是對大多數沒有“拼錢”或“拼爹”可能的農村大學生來講。
2.城市生源的學生,超過半數對于未來就業城市的思考是明確而理性的,這與他們從小的城市生活經歷和接受的教育有關。在這54%比較明確的選擇中有一個非常驚人的相似點,就是大多數選擇距離自己家鄉不遠且較有發展空間的二三線城市,這個比例占到這批學生的62%多,如江蘇淮安(地處蘇北)的一個學生選擇去昆山(地處蘇南,靠近上海),南通海安縣家境殷實的學生準備去南通市區發展……總結來看,江蘇生源的學生基本選擇以蘇州、無錫、常州為代表的蘇南城市;還有一部分學生明確地表達要去“北上廣”,“我就要去北京,那是我爸爸的夢想”、“我要去上海,我一定要在那里生活”、“非省會城市我不去,就南京吧”……剩下的是一些被家長或朋友規定好的選擇。例如,問到一個學生會女孩:“同學們都去參加招聘會了,你怎么不去?”她說:“我爸說,‘找什么工作,回家’他早給我找好了。”另有一位學生說:“我爸爸已經在幫我辦去墨爾本的手續了。”也有個別學生是因為男朋友或女朋友已經在一個地方工作而準備投奔過去的;39%沒有明確預期的學生,也都給出了大致的城市類型和個人意向,如有的回答“去大城市吧,小城市有什么意思!”,較多的回答“不去大城市,太擠,去蘇南。”當我們嘗試用鼓勵和勸導的方式向他們推薦大城市時,他們還是不好意思地堅持了自己的想法,這些城市孩子多少表現出了對大城市不確定性的擔心,難以確定說是因為他們就讀落后三線城市“二本”高校的原因。
小編推薦優秀教育期刊 《吉林教育》是核心期刊嗎
《吉林教育》是全國創刊最早和發行量最大的教育刊物之一。1992年被評為”北大核心期刊“。以發展提高中國校外教育的科研成果和學術水平,開展中國校外教育學術交流,促進中國校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為辦刊宗旨。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