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農業灌溉論文
本文作者:賈國鵬 單位:陜西省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重金屬累積對土壤和作物的影響
相關研究表明,再生水可以滿足農田灌溉的水質標準(GB5084-92),作物中的重金屬鉛、鎘、汞、鉻含量也低于糧食衛生標準(GB2715-2005)中規定的重金屬含量。這表明,再生水既能提供穩定的灌溉水源,又減輕了污水處理的投資,并且把二級處理難于去除的氮、磷等營養物質作為農作物的肥料,避免了直接排放可能造成的水體富營養化。所以,再生水對于農業灌溉基本可以忽略重金屬累積的影響。
再生水灌溉的水質標準
制定合理的再生水農用水質標準是許多國家和地區在再生水實踐中應該首要考慮的問題。不同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氣候、土壤、作物以及技術層面上的差異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標準的制定。
再生水灌溉對作物品質的影響
糧食作物和蔬菜是利用再生水灌溉的主要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是決定再生水灌溉可行性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已有許多研究是關于再生水對作物品質的影響,通過國內外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和西紅柿、白菜、芹菜等蔬菜的生長及品質的實驗研究工作,均證明再生水灌溉促進養分吸收,土壤鹽分有所增加,但是并不影響作物生長。
再生水用于農業灌溉應采取的措施
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和利用水平需要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加大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力度,增加設備投入和運行費用,培養相關行業的研究和技術人才,建立再生水利用的示范工程等。再生水應用會給企業等帶來直接利益,但更多的是其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因此政府應該是再生水利用的主要承擔者。政府應組建再生水利用的管理部門并通過必要的立法和行政手段貫徹實施再生水利用的一系列策略。再生水利用過程中,常常容易對人體健康、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質、土壤鹽堿化、環境等方面造成嚴重威脅。所以,必須對污水進行長期的監測評價,從而使再生水的開發利用給人們帶來最大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結語
大量研究表明,再生水用于農業灌溉除補充所需水源之外,還可以為作物提供氮、磷、鉀、有機質、腐殖質等養分。再生水灌溉對作物品質、土壤中鹽分和養分等的影響并不大。將再生水應用于農業灌溉中時,根據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氣候、土壤、作物以及技術因素制定合理的再生水水質標準非常必要。再生水應用于農業灌溉時,從政府部門到用水單位都應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確保其安全合理高效的利用,發揮再生水在農業灌溉中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