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德育論文
一、心理疏導及其意義
(一)心理疏導是通過解釋、信任、支持、關愛等,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方式,來幫助小學生改善與改變對抵觸的人群、事件的認知與態度,達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狀態的目的;狹義的心理疏導是指建立在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基礎上,由經過專業訓練的心理咨詢師或心理專家運用心理咨詢與治療的有關技術和理論,對求助者進行幫助,以緩解或消除求助者的心理問題或人格障礙,以促進其人格向健康、協調方向發展的過程。
(二)通過專業的心理疏導,可以緩解小學生在學校及家庭中出現的心理困惑,減少焦慮、抑郁、恐慌及其他不良心理狀態。改善小學生非適用行為,促進小學生以良好的心理狀態,面對壓力友好交流。
二、心理疏導營造和諧、愛的德育氛圍
(一)營造愛的氛圍
“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老師用一顆愛心投入教育工作,讓學生能自覺接受教育和管理。這種充滿愛的心理疏導方式能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在現代化教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和諧無間的情誼教師應融入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感覺到老師一直和他們在一起,這樣,學生會主動提升自己。
(三)以活動為載體,體現人文關懷活動是德育最生動的載體,在活動中育人,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有意義的實踐體驗活動,在活動中,以人為本,關懷那些有心結的學生,打消他們的顧慮,改變其認知、情緒、行為,形成積極、向上、團結、和諧的團隊精神,使小學生的孤獨、郁悶、焦慮得到及時的化解。
(四)真誠、平等的關系教師不應以長者自居,應尊重學生,給其以反駁與批評,選擇與放棄的權利和自由。這種平等的意識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
三、心理疏導方法
(一)心理壓力消除法1.換位思考。2.學會傾訴。3.接受友善的援助。4.生活標準降低。5.專注于一件事情。6.加強體育鍛煉。
(二)釋放疏導法要為自尊心受到傷害的小學生提供及時的心理疏導,幫助其用合理的渠道宣泄積郁,使小學生恢復心理平衡。
(三)暗示疏導法通過語言、手勢、表情等方式與小學生進行心理溝通,間接地讓小學生領悟老師的觀點、用意。
(四)平等疏導法人人平等,公平判斷。學生應調整好心態,老師應持公平態度,讓學生在公平的環境中快樂競爭。
(五)友愛互助疏導法同齡學生多數時間在一起學習、生活,他們彼此更了解,更容易交流。老師提倡小學生友愛相處,互相幫助,并利用班會、團會的形式討論學生的問題,教育學生在討論中進行自我教育,相互影響并共同進步。
(六)培養健康、向上、陽光的心態通過組織、學習,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們和睦相處,培養其積極健康的心態。
(七)和諧、快樂的班集體良好的班集體在小學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的形成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在日常生活中熏陶和感染著學生。因此,應營造和諧而良好的班級風氣,形成向上的輿論環境,改善小學生的不良心理和行為習慣。
(八)用寬容、耐心幫助小學生養成正確的品行幫助小學生克服過去由于說謊而產生的內疚感,使學生敢于面對自己的問題,做一個自尊、自信、自強的人。
四、心理疏導對策研究
(一)熟悉小學生心理年齡特征的可變性,加強價值觀教育(二)教育小學生建立自尊觀念(三)培養活躍的思維(四)陶冶積極的情感(五)鍛煉堅強的意志(六)快樂友好地與人交往(七)開闊小學生的視野,培養興趣。
五、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德育工作中,運用心理疏導方法去化解小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困擾,幫助小學生解決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有利于提升小學生德育工作和家庭教育的時效,有利于為小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社會需要的不只是高學歷的人才,還需要身心健康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教育的真諦是愛,是心靈的溝通,心理疏導在小學德育工作中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遲寶江 單位:吉林省磐石市明城鎮永興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