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出版后,意味著論文期刊印刷出版了,此時論文處于見刊的狀態。論文從見刊到檢索,需要一定的時間,具體多久與各sci期刊有關,一般是2-3個月左右。
論文出版后,就是論文見刊了,即刊登論文的期刊印刷出版了。此時期刊方會把發表見刊的論文,送檢sci數據庫收錄。sci數據庫收錄論文是需要一定時間的,一旦收錄成功,就算是被sci檢索了。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一是期刊送檢需要時間;二是sci數據庫收錄需要時間。而兩者的時間之和,就是論文出版后被sci檢索所需要花費的時間。
首先,期刊送檢需要的時間
sci期刊不同,送檢的效率是不同的。有的sci期刊是在論文出版后就立刻送檢,還有的期刊是在論文出版后過一段時間后才會送檢。期刊送檢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論文出版后被sci檢索的時間,一般來說,送檢越慢,被sci檢索的時間越長。
其次,sci數據庫收錄需要的時間
在sci上發表見刊的論文,都要送檢sci數據庫。在同一時間內,同時送檢論文的數量越多,那出版后的論文要排隊等待sci數據庫的收錄。排隊的時間越長,那論文被sci檢索的時間就會越長。建議作者了解sci論文怎么算檢索成功,從而可以通過查詢獲知。
檢索是論文出版后的一個步驟,沒有特殊情況耽誤的話,相對來說是比較快的。根據以往論文出版后到被sci檢索的時間,一般是2-3個月左右。具體時間,只能以實際情況為準。
sci文章在哪里檢索
在很多單位,被檢索的sci文章才被認可。不管作者是想要憑借sci文章評職稱加分,還是評獎評優,需要通過查詢獲知檢索結果后,才能確定某篇sci文章是否能用。那么,sci文章在哪里檢索?
檢索是發表sci文章的最后一個步驟。sci文章從投稿到檢索,需要一定的時間,而時間具有不確定性。怎么知道sci文章是否檢索,需要到檢索的地方進行查詢。而查詢檢索的地方,最常用的是Web of Science。
Web of Science是目前最全面的外文文獻搜索引擎,很多高校的數字圖書館有對Web of Science 數據庫進行了購買,收錄了大部分已發表的英文論文的題錄和摘要信息,是全球最大、覆蓋學科最多的綜合性學術信息資源。因而,很多單位是認可Web of Science查詢結果的。
當你需要了解自己發表的sci文章是否檢索,就要登錄Web of Science網站,根據關鍵詞提示,查詢自己所發表的文章。若能查詢到,則說明該篇sci文章成功檢索。作者可以提供查詢結果,找相關人員開具檢索報告。另外,由于sci文章檢索需要時間,太早查詢,是沒有檢索結果的。建議作者在sci文章見刊后1-2個月左右,登錄Web of Science檢索。當然,Web of Science網站可能不是本單位認可的唯一的檢索地點。
當自己需要參考在sci上發表的外文文獻時,檢索sci文章,可以在Web of Science檢索,也可以在其他網站檢索,比如SCI-Hub、谷歌學術鏡像、百度學術、NCBI-PubMed、知網等。
sci檢索報告哪里可以開
sci檢索報告在國內不能隨便開,需要找權威部門開具。目前我國開具sci檢索報告的地方有三個:分別是醫學情報所、科技情報所和有資質的高校圖書館。
醫學情報所和科技情報所,會有引文檢索的服務,即根據委托方提供的論文著錄條目,提供該論文在主要中英文數據庫(包括Web of Science、中國知網CNKI、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萬方等)中的收錄、被引情況和影響因子等。具體的服務內容和服務要求,可以去各自的官網查看。比如在醫學情報所開具sci檢索報告,需要作者提供的材料包括:論文(著)的全部作者(主編)、題名、論文出處(期刊、會議、專著名稱、出版年、卷或期、頁)、作者的英文或拼音形式的姓名。
醫學情報所和科技情報所,都是可以開具sci報告的地方,但兩者服務的對象有不同。醫生等醫院人員開具sci檢索報告,找當地的醫學情報所。教師等學校類人員開具sci檢索報告,找當地的科技情報所。
除了以上兩個地方之外,有資質的高校圖書館也可以開具sci檢索報告,比如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等。也就是說作者開具sci檢索報告可以去當地的高校圖書館。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E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