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對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具有積極作用,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保持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高中階段學生面臨較大的課業壓力與升學壓力,體育課堂是其參與到體育鍛煉的重要途徑。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3年,由哈爾濱體育學院主辦。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行動指南,為學院的教學、訓練、科研服務,及時、快捷反映廣大體育工作者、體育教師、體育科研人員的最新研究成果,成為體育科學研究成果和體育科學信息交流的載體,成為國內、外體育界同仁進行學術交流的窗口。
一、引言
高中體育教學內容的設置,根本原因是豐富當前教育體系的內容,保證教育體系的完整度,從一個全新視角去挖掘學生的個體價值,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展現出高中體育的教學效果。在這一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的引導下,體育教師要積極做好理性的反思,探索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途徑與方法。
二、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價值
當從目前高中階段體育學科的發展現狀來看,由于課時數倍嚴重壓縮,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的時間則會明顯不足,導致高中學生體質健康情況不容樂觀。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能夠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充分感受到體育教學嗲來的價值,感受體育鍛煉對自身成長的重要價值,從而主動地參與到課外體育鍛煉之中,彌補傳統體育教育課時不足的問題。最終形成規律性的體育運動作息時間,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增強體質,養成良好的心理狀態;另一方面,糾正不良的學習習慣。高中階段作為學生成長的重要人生階段,在多元文化沖擊以及不良信息的影響下,極容易出現不良的行為習慣,雖然在初期階段的影響并不十分明顯,但從長遠角度看對于學生的成長會產生不良危害。而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能夠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與鍛煉方式,實現自我的有效控制與自我約束。
三、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策略
(一)以學生體育認知規律為培養前提
近年來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體育教學得到高度關注。高中體育教學的時效性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影響,成為構成該階段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處于該階段的學生相對敏感,有較強的自主性與個性特征,如果教學過程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以強制方式進行,勢必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高中體育教學質量也會有所下降。基于此,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要滿足學生的認識規律,從多層面著手:首先,合理安排體育教學時間。高中階段的體育理論知識的安排要盡量縮短教學時間,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形成良好的溝通與交流環境,從而在自主探究中發現體育的魅力與價值;其次,以學生為中心。該階段學生的自主意識較強,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態度,這樣才能夠確保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將教師與學生處于一個平等的交流平臺之中,完成互動,學習,讓學生充分認識自我;最后,鼓勵學生個性發展。高中體育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滿足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引導學生參與到個人感興趣的體育方式當中,達到體育鍛煉效果與體育教學目的。以學生體育認知規律為培養前提,對實現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能夠展現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開展體育競賽為培養核心
高中生年齡多集中于15-19歲之間,該年齡階段學生處于成長時期,自信心較強,對于不同類型的體育競賽方式關注度較高,參與具有較高熱情。特別是學校舉辦的春秋季運動會,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中,并努力取得好成績。作為一個全面展示自我的平臺,競賽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樹立競爭意識,通過競賽的方式來展示自我,肯定自我價值。基于此,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則可以通過體育競賽的方式來實現,為終身體育意識培養價值最大化提供可行性條件。例如,體育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學校進行溝通,定期開展班級與班級之間的體育競賽,通過競賽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對于體育的全面認知。當然,競賽僅局限在同年級班級與班級或個人與個人之間,保證競賽的公平性。這樣的培養方式既能夠將學生吸引到競賽當中,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身心健康素質,對體育教學有較高的參與積極性,在體驗中獲得快樂。
(三)以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為培養保障
由于體育學科的特殊性,在高中階段的教學體系當中,體育學科僅占據小小的一部分,體育教師的受重視程度不高。但在廣大高中生的眼中,體育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相比而言更為重要。高中體育課堂并沒有明確的限制,教師通常采用的教學方式為自由活動,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放松的空間環境,并且過程中教師所采取的強制性教學并不存在。在這樣平等的關系與環境之中形成的體育課堂,對于學生而言參與積極性較高。教師要抓住這一便利條件,針對性的開展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如具體在體育教師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學生作為核心,以學生的心理變化為前提條件,鼓勵學生可以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之中,在相互探究與相互交流中找到問題的解決途徑,并將所得出的結果進行匯總、分析,真正形成平等的師生交流關系,養成終身體育意識,使得廣大高中生更愿意參與到體育課程之中,展現出高中體育課堂教學實效。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