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需落實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為了企業能更好地提高經營效率,柔性管理逐漸成為企業經濟管理中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該模式注重對人力資源的有效管理。柔性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企業經濟利益。本文針對柔性管理的概念理論和柔性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體現,進行簡要分析,并探討了柔性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
《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雙月刊)1986年創刊。本刊是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理論為指導,貫徹科學發展觀,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主要反映本校的兩個文明建設,刊發學術文章,反映科研成果,指導教學實踐,交流科教學術信息,促進科教學術的繁榮發展。
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要想生存下來,就要不斷適應變化的市場環境,并對企業發展做出正確規劃。因此,如何有效提升企業的應變能力,是企業重點關注的問題。柔性管理具有適應時代變化的特點,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與以往的管理方式相比,其優勢是不依靠規章制度和規范員工的工作行為,而是以員工的未來發展需求為主。柔性管理更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對企業的生產經營以及人才的培養等諸多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1 柔性管理的概念理論
1.1 柔性管理的產生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企業經濟管理模式也隨之改變,開始從經驗管理向剛性管理轉變,再從剛性管理過渡到現今提倡的柔性管理。長期以來,剛性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占有主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企業更加規范化,進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但剛性管理也有很多弊端,會束縛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員工在工作中常常處于被動狀態,導致員工失去工作的樂趣。因此,企業只有大力開展柔性管理,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員工的工作狀態。
1.2 柔性管理的特點
與剛性管理相比,柔性管理有諸多優勢,其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管理決策的柔性化。管理決策是在信任和尊重組織成員的基礎上,經過廣泛討論而形成的,與此同時,大量的管理權限下放到基層,許多管理問題都由基層組織自己解決。其次,組織結構的扁平化和網絡化。柔性管理提倡組織結構模式的扁平化,精減組織中不必要的中間環節,下放決策權力,讓每個組織成員或下屬單位獲得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發揮組織成員的創造性,提供人盡其才的組織機制。最后,組織激勵的科學化。激勵是對組織成員的尊重、信任、關心和獎勵的全面綜合,激勵分為物質激勵和非物質激勵,在實施時要把二者充分結合起來。非物質的激勵方法則能滿足組織成員對尊重和實現自我的高層次需求,它力求為組織成員創造寬松、平等、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工作環境。
1.3 柔性管理的內涵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企業的管理模式開始向柔性管理模式轉變,柔性管理模式的實施,能夠促進企業之間相互督促,形成企業監督體系。柔性管理著重于激發員工的主動性、創造性、個人潛力等方面,更加注重員工地位的平等和互相尊重。柔性管理模式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強調彈性與靈敏、速度與反應、變化與跳躍之間的聯系,用無形的意念控制人們的思維。
2 柔性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體現
2.1 柔性的企業管理理念
傳統的經濟理念,主要根據企業制定的計劃來實施生產經營。而柔性管理更注重企業的發展現狀,幫助企業找到正確的道路和發展方向,進而制定、規劃出符合本企業生產發展的決策制度,確保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進行。企業之間如果存在債權或債務關系,可以根據企業的經濟狀況,轉換為對雙方有利的合作關系,從而達到互利共贏。柔性管理從最開始的推廣式逐步發展到現今的牽引式,對企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2.2 柔性的企業管理辦法
傳統的剛性管理具有強制性的特點,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其管理的形式較為傳統。與傳統的剛性管理相比,柔性管理能夠消除程序化和剛性化,主要采取的是非程序化和柔性化的管理方法,例如,科技人員在企業內部可以自由流動來支持各部門的創新活動。企業要對產品的研發和設計加大投入,這樣就能滿足用戶的各種要求,也能提升科技人員的水平,同時降低企業的總成本,因此,柔性管理方法與剛性管理方法相比,能夠使企業更加柔性化和人性化。
2.3 柔性的企業資產分配
企業的資產分配要根據環境、條件變化進行適時調整,在考慮各種可能存在的影響因素,并兼顧大多數人利益。資產分配的柔性一般表現在分配比例、分配數量、政策制定、分配形式的選擇上,企業應根據不同發展時期的環境變化條件,進行合理分配,同時要保證分配政策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3 企業管理中進行柔性管理的作用
3.1 提高員工的積極性
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柔性管理模式要求企業管理人員走向基層,深入員工內部,積極傾聽員工心聲,員工在得到鼓勵和安慰后,能夠提高工作積極性,進而能夠最大限度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為企業創造更多效益。
3.2 提高企業的靈活性
當今社會,企業加強柔性管理是大勢所趨,當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人才的競爭,只有把人才留在企業里,企業才會富有生命力。柔性管理模式主要針對基層員工,堅決拋棄強制性的管理模式,采取人性化管理,能夠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因此,企業只有加強柔性管理,不斷消除各個部門之間的障礙,才能提高企業的靈活性。
3.3 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
柔性管理能夠改善管理人員和員工之間的關系,一個成熟、穩定的企業要想發展的更遠、更長久,就必須具備一個完善的激勵體制。與傳統激勵模式相比,柔性激勵有更多方式,如精神激勵、薪酬激勵、工作激勵等諸多方面。采用柔性激勵的方式,能夠使員工的內心感受到溫暖,員工在這樣的氛圍中工作,會感到愉悅,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4 結 語
柔性管理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現代化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我國現代化管理體系中的一種新管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從而有效增強企業實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企業要采用柔性管理模式,制定符合本企業發展的管理對策,從而幫助企業快速適應變化的市場環境,使企業管理更加靈活化和人性化。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征軍.柔性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6).
[2]陳忠慶.柔性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J].財經界,2017(2).
[3]王桂林.柔性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有效作用[J]. 中國商貿,2012(25).
[4]韓燕,王瑞永. 中小企業人力資源柔性化管理模式的探討[J].社會科學論壇,2010(14).
[5]顏忠娥.淺析制造企業的柔性管理[J]. 知識經濟. 2008(7).
[6]胡勝利,李志遠. 企業的柔性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資訊,2007(10).
[7]黃朝賓.活性、彈性與人性——論人力資源之柔性管理[J].中國行政管理,2006(12).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