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生態建設論文
自1978年,國務院批準啟動三北防護林工程,在這些年來,三北防護林工程一直是國家造林工程中的主要工程和核心,是通過大力造林種草的手段來通告和改善對北方環境的保護和對風沙的治理措施,是改變北方農牧產業條件的中大戰略措施和手段。遵循適地適樹原則,總結推廣三北防護林造林的技術經驗,是當前三北防護林工程中的主要造林措施和造林手段,是其發展過程中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統一規劃
三北防護林是防止風沙和減弱風力的主要措施和手段,是保證和降低北方沙塵暴出現的過程,是利用林草植被的處理和栽培技術提高林業生產措施,增加環境的保護方法,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和保護北方農牧業的快速平穩發展。
1.1制定規劃要把握的原則
三北防護體系的營造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在結合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科學技術進行綜合性、示范性和時效性的分析與統一發展的結果,在三北防護林的規劃過程中,是基于環境保護理念出發進行分析和總結,是恢復當前生態平衡為主要目的進行施工和改善的過程。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產潛力,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是當前造林手段和方式的主要方法和控制影響因素,充分發揮實驗區的自然優勢,利用當前的科學技術手段建立起完善的、具有經濟效益的農、林、牧的合理結構,使得其在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形成協調統一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手段,更是當前發展過程中的相應的施工技術手段和植樹方式。更是三北防護林進行造林的主要形式。形成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逐步的轉向為經濟林種植過程,這樣在改善環境的過程中更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民的植樹激情和對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在林業內部要以立地類型劃分和適地適樹為依據,利用科學的方法選擇適合當前地形的樹種進行配置,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是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植樹造林措施和主要手段。科學地配置林種,相應地選擇適生樹種,加強植被建設,建立一個由帶片網、喬灌草、防經用,長中短及林工商、土水林、名特優相結合的新型的立體林業格局,最終實現生態效益好,經濟效益高和社會效益大的目的,盡快為黃土高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起到示范指導作用。
1.2如何制定造林規劃
在我國,由于各種地形的限制,在造林的過程中,其各種造林手段和造林方式的研究是當前社會發展中的重點,由于地形因素的不斷變化,和環境氣候的日益復雜,使得造林中,各種技術措施的變化和應用成為當前造林規劃的主要手段和措施,更是保證其良好發展的關鍵手段和前提基礎。整地方式有反坡梯田、水平階、魚鱗坑、水平溝、大中小坑穴等形式,由于黃土高原溝壑區溝坡坡度較大,坡面較小,一般都采用水平階整地,在有些坡度很大,坡面太小(破碎坡)情況下采用魚鱗坑“品”字形整地,在塬面及溝邊中一般采用坑穴整地方式。對于闊葉樹種一般采用中坑穴,針葉樹種一般為小坑穴,經濟林樹種采用大坑穴。
2造林技術分析
2.1保持苗根完整和濕潤
苗根是苗木吸收水分和養分的主要器官,掘苗時保持苗根完整和濕潤,是苗木成活和生長的基礎,一般樹種須根較多,失水較快,特別是針葉樹失水更快。據測定,側柏苗在日曬3h后,根系含水率降低21.70%,莖桿降低14.10%,葉子降低5.20%。因此,保護根系是造林成活率的關鍵。
2.1.1認真假植對于所有苗木在造林前都應進行開溝假植,埋好土,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并經常澆水,保持苗根濕潤。
2.1.2外調苗木的包扎運輸對于外調苗木,為防止路途遠失水過多,采取包扎運輸,闊葉樹要用篷布蓋嚴運輸,針葉樹要沾漿,包扎。
2.1.3浸泡處理就是將苗木成捆置于水中或其它溶液中,使其充分吸水,既可補充水分,又可保持本身水分平衡,增加造林成活率。2.1.4隨起隨栽隨起隨栽,可以縮短造林時間,減少陽光直曬,散失水分。
2.2掌握適宜的造林時期
春季是多數樹種造林的最好季節。但由于氣溫差異,各樹種生物特性的差異,各樹種本身所需最適溫、濕度的差異,因而各樹種在造林時間的早晚程度上也有差異,對于發芽早的樹種如落葉松、油松、沙棘、側柏等樹種宜早栽。
2.3把好栽植技術關
造林要提高質量,栽植是最重要的環節。栽植時要使苗根舒展,栽端踩實,做到“三埋兩踩一提苗”,防止上緊下松。泡桐栽植要“深坑深栽”。松類栽植時還要注意不能損壞頂芽。
2.3.1掌握好苗齡。一般常規造林,大多數樹種以2a生苗木為佳。1a生苗木質化不好,抗逆性差,成活低。3a生以上苗損苗多,風化,老化嚴重,樹冠大,苗木擺動多,失水多,易引起生理干旱而死。
2.3.2深栽實砸。主要使苗木根系能充分的與土壤接觸,利用吸收深層土壤水分。油松、側柏、刺槐等栽植時穴深25cm左右,楊柳類大苗一般深栽50cm左右。據調查,沙棘造林砸實的成活率為46.80%,比未砸實的提高19.10%。據統計,經過現場專門培訓的村民由于技術熟練,栽植的油松、側柏比一般村民栽植的成活率高20%~32%。
2.3.3成叢栽植。對于難成活的、幼年怕曬的樹種如油松、側柏、紫穗槐等每穴2~3個成叢栽植,可以相互遮蔭,形成適于成活的小氣候,增強抗抵力和競爭力,提高成活率。
2.4作好苗木的處理
2.4.1截桿造林。對于失水快、萌芽力強的樹種如杜梨、刺槐、垂樹等進行截桿造林,可以減少蒸騰失水,提高成活率。
2.4.2修剪枝葉。對于枝葉茂密,大樹冠,已展葉的樹種,進行疏枝打梢,可以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