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優化整合中的財務管理綜述
一、集體所有制企業優化整合中存在的財務問題
(一)集體所有制企業的財務基礎工作不規范
財務管理是集體所有制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環節,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做好財務基礎工作對建立規范的財務工作秩序、提高企業財務工作水平有重要意義。財務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對資金的管理,對資金進行嚴格的管理就需要有規范的財務基礎工作。然而,許多集體所有制企業由于受長期的計劃經濟思想的影響,對財務管理基礎工作并不重視,只是設立了財務處并沒有使其真正地發揮作用。它們的財務基礎工作僅僅是進行簡單的記賬、算賬、報賬和用賬等事后的核算、分析和控制,對其他必須要做的財務基礎工作都未進行。例如,對集體所有制企業的財務監督、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等都未進行,即使規定了一些制度也難以得到有效地執行,財務制度形同虛設,財務制度的執行流于層面,這在很大程度的阻礙了企業的發展,使企業很難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中立足。
(二)集體所有制企業的內部控制存在漏洞
就現階段而言,雖然很多大型企業都實施了有效的內部控制,同時也為企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集體所有制企業的內控制度并不健全,存在很大的漏洞,內部控制意識不強。他們普遍認為內部控制就是財務會計控制,進行內部會計控制,就是將工作重心放在財務會計控制上,忽略了內部會計控制在單位治理和提高經營效率方面的作用。即使管理人員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但是一些法規方面的原因以及單位特殊的背景,使得現行的內部會計控制辦法缺乏有效的執行,最終導致內部會計控制失效的局面,給集體所有制企業的優化整合帶來了阻力。
(三)產權不清、體制不明使優化整合困難
在集體所有制的優化整合中,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尤其是經理的權限很大,對整合成功與否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在集體所有制企業中,相關的經營者薪金不高,而且沒有像國外的股票贈與和股票期權等形式的剩余所有權的獎勵措施。這種低效的激勵再加上松弛的監督機制,使得集體所有制企業的經營者在優化整合中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一些經營者可能擔心整合后喪失控制權而損害既得利益,千方百計地阻撓企業整合。同時,因為集體所有制企業獨特的背景,存在著產權不清、體制不明的現象,更加大了優化整合所面臨的阻力。盡管很多集體所有制企業經過了資產核資,但至今仍有許多企業產權模糊、主體缺位、投資來源不明,以致各地侵犯集體企業權益的事件屢屢發生。另外,集體所有制企業之前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政府或其授權部門控制或管理,所以其管理模式與一般的企業有顯著的不同。集體所有制企業由于上述產權不清、體制不明等諸多問題的影響,在優化整合的道路上障礙重重、舉步維艱。
二、改善集體所有制企業優化整合問題的建議
(一)提高集體所有制企業財務基礎工作的規范程度
財務管理是集體所有制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環節,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真正發揮財務管理的效率,就必須要加強財務基礎工作的規范化,提高財務基礎工作的規范化程度以保證集體所有制企業經營目標和利益目標的實現。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只是單純的產品競爭,更多的摻雜了資金和成本的競爭,這就要求集體所有制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轉變傳統的觀念,加強財務基礎工作的規范化。集體所有制企業的財務人員在做好一般的記賬、算賬、報賬和用賬等事后的核算、分析和控制工作外,還必須要建立比較完善的資金預算、使用、監督和控制等管理體系,強化資金的統一使用,杜絕借用、挪用、白條抵庫現象的發生,從而充分發揮有限資金的最大效用。同時,集體所有制企業還必須保證企業的財務基礎工作真正實現有齊全的手續、充實完善的內容、準確無誤的數據、清楚明了的賬目、及時定期核對結賬、按期報賬等的目標,從而提高集體所有制企業的財務基礎工作的規范化程度。例如,貴陽鐵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提高了財務基礎工作的規范化程度,資金等管理良好,有效地發揮了資金的最大效用,為集體所有制企業謀求了更多的經濟利益。
(二)完善集體所有制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是為了保證單位的各項經濟運營活動都能夠按照計劃制定的目標有序進行而制定的一系列約束制度。集體所有制企業應該根據自身所處的內外部經濟環境,不斷地對自身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完善。一方面,集體所有制企業應該根據不相容職位相分離的設計原則,科學合理地設計出不相容的職位并同時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權利,使企業內部各部門、各職位都能夠相互掣制、相互制約,防止財務上串通舞弊現象的發生。另一方面,集體所有制企業還要對內部固定資產等資產進行定期盤查和不定期的抽查,防止有些工作人員利用自己的職位權利對企業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貨幣資產等進行任意調用和處置,避免由于以上資產的任意使用和處置給企業帶來的資產損失,最終降低企業費用開支,增加企業的經濟利益。例如,黑龍江龍煤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內部控制制度完善之前,企業的管理者經常是亂投資、亂借款、亂擔保,企業的固定資產都成為了謀取個人私利的工具。但是,黑龍江龍煤礦業集團意識到內控漏洞后,在企業內部建立了一套非常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并加以不斷地完善,將容易出現貪污舞弊的職位相互分離開,同時對內部固定資產等資產進行了定期盤查和不定期的抽查,有效地防止了企業內部不合理的費用支出,避免了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失。
(三)明確企業的產權和體制以便進行優化整合
一方面,必須要盡快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的現代產權制度,實現產權主體的人格化、獨立化。對集體所有制企業的實物資產、貨幣資產、資產和負債等進行查清確認以確定其產權,盡量做到投資者擁有資產的所有權并獲得該資產所帶來的利益。出現確實無法確定產權的資產時,按集體所擁有進行確定以推進深層次的產權制度的改革,最終減少集體所有制企業優化整合過程中遇到的阻礙。另一方面,要使體制明確就必須要加快集體所有制體制改變的步伐。隨著經濟的發展,股份合作制已逐漸成為了集體所有制企業發展的理想選擇和現實途徑。將原來的集體所有制企業資產進行清產核資、資產評估,把資產的存量按照最初取得的來源劃分股權,分成國家股、集體股和個人股以確定股份,在此基礎上按自愿原則將職工引入企業的所有人中以吸收資金,從而形成股份合作企業。以典型的四川省電力公司下屬多經產業“啟明星”綿陽公司為例,2002年7月,綿陽電業局成立了“集體資產管理中心”,管理原綿陽電力實業開發總公司和各供電局多經企業評估后的集體資產。后又由包括該中心在內的9個法人股東和20個自然人股東發起成立了多經核心企業———綿陽啟明星實業集團,自然人股東代表了來自電業局機關、原多經總公司機關及其直屬企業的所有入股職工。2002年9月,在該實業集團的基礎上組建了企業聯合體綿陽啟明星。在職工持股的基礎上,啟明星控股通過四川電力3次追加資本金發展為龐大的企業集團,對企業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體制、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結論
綜上所述,集體企業所有制優化整合是未來市場競爭的發展趨勢,是保證企業能夠實現未來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途徑。集體所有制企業的優化整合是一項較為全面復雜的系統過程,不可能只是簡單進行就可以完成的,必須要根據企業自身所處的經濟環境和自身的獨特特性把握好整合過程的各個環節。只有對優化整合過程中的各個問題進行分析解決,才能切實提高優化整合的效率,才能夠使集體所有制企業在優化整合后切實提高其管理水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使其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健康發展。
作者:羅海瑛 單位:南平電業局南平閩延電力建設總公司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suonuo77.com/qkh/3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