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管理中信息化手段應用
信息化手段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農村經濟管理的質量和效率,也對促進農村經濟建設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但是目前我國農村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也使農村經濟管理遇到層層阻礙。因此,必須要加強信息化手段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從而有效促進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
一、當前農村信息化管理現狀分析
(一)信息化手段沒有得到充分的推廣
目前,信息化手段的應用在農民合作社、企業經營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但是由于每位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信息化管理方法的要求也多有不同,通過分析和總結當前我國農村信息化管理現狀不難發現,信息技術服務手段在我國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推廣和應用,雖然也有一些地區采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但是由于使用者缺乏相應的信息技術知識,也為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推廣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和局限。
(二)信息化手段應用成本過高
農村經濟管理方式相比與企業管理有很大的區別,信息化管理方法的應用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才能確保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順利實施,獲得預想的管理效果。但是對于一些農村地區來講,很多居民對于信息化管理手段都沒有正確的認識,也難以接受計算機網絡的使用成本。雖然經過一系列的改革,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對于網絡技術的建設和使用,還是難以得到農村居民的接受和認可。另外,也由于農村居民的消費觀念較為落后,認為上網和電話的收費不合理,所以對于網絡的建立和發展動態也沒有給予充分的關注,也有一部分居民雖然非常認可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應用,但是由于經濟能力有限無法承擔建設成本,造成一些農村居民常常無法及時的獲取準確的網絡信息。同時,網絡體系的建立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規模,并且還要做好后期的維護工作,不斷搜集和開發豐富的信息資源和軟件,從而有效避免信息資源和硬件設備浪費現象的產生,也使得農民能夠獲得最及時,新穎的、豐富的農業信息。如果農民無法得到及時的得到和應用農業信息,會使農業信息的傳播失去實際價值,也造成農民逐漸忽視農業信息的接收和應用,信息化手手段應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之逐漸降低,使得農村經濟建設的發展遇到層層阻礙。
(三)缺乏專業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在農村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很多管理者的專業素養和管理水平都有待提升,很多掛歷人員的文化知識水平都比較低,對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了解也少之又少,缺乏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大部分的管理人員還停留在基本農業信息的發布和搜集層面,難以開展較為復雜的管理工作,以及高級信息的搜集、整理和發布,使得一些地區的農村居民常常難以及時的獲得重要的農業信息,同時也使農村信息化管理質量和效率一直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四)實用性較差,缺乏信息傳播渠道。
大部分地區的農村居民的文化水平都比較低,所以也難以熟練和靈活的掌握與應用信息技術。當前,很多年輕的農村居民大多都選擇了外出打工,而農村經濟建設發展的重任就落到了老一輩的居民身上,但是由于年齡問題,這些居民在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都比較差,也無法對信息化管理手段的相關內容和技術有透徹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難以使信息服務技術在農村經濟管理中得到科學合理的應用,也無法取得預想的應用效果。另外,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改變,也使得農村經濟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形勢,農村居民的需求也隨之在不斷提高,但是目前很多農村地區的信息傳播渠道都沒有得到及時的優化和拓寬,嚴重影響著信息的傳播速度和效果。當前農村地區對于一些影響經濟發展的問題和政策,大多居民一般都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形式去獲取,但是對于如何開發農村市場,推動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等都缺乏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二、信息化手段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對策
(一)充分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
在農村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信息化手段的建立和運用是一項復雜、繁瑣的工作,其不僅涉及到不同階層的政府部門,還影響著各國行業和地區的發展,因此政府在其建立和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各地區政府應該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作用,在農村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積極的領導農民將信息化手段科學的應用到經濟管理中,并幫助其建立基礎的網絡設施,以及農業網站和經濟管理系統。同時還要時刻關注農村信息技術的應用情況,并根據農民的實際需要,給予一些適當的指導和幫助,讓農民能夠科學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也使基礎網絡設施能夠發揮最大限度的使用效果,有效避免信息資源和網絡設施浪費現象的產生。
(二)加強農村信息化技術服務
在農村經濟建設過程中,我們應該不斷加強信息技術服務,并盡量將農業推廣站和地方政府的相關管理部門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其在農村建設拓展過程中,發揮最大限度的積極作用。同時還要將當前的農村信息資源進行科學整合,逐漸引導農民將信息化手段應用到經濟管理過程中,不斷提升農民的經濟收入,讓更多的農村居民認識到運用信息化手段的意義和價值。并且還要根據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狀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發展目標和計劃,從而使農業活動的正常開展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還要對農民開展相應的培訓工作,引導其樹立起正確的應用意識,為農民講解相應的農業知識和信息應用技術,使其文化水平和實踐應用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和鍛煉,也使其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信息知識和技術的學習和掌握中。對于農村經濟管理者也要對其進行定期培訓,使其管理理念得到及時的更新,促進其管理思維得到不斷的拓寬。從而使其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能夠得到不但的優化和提高,促進農村經濟管理質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三)建立經濟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
對于農村居民來講,對于信息技術服務的認識和接受需要一個過程,在信息化管理手段應用的初級階段,農民對它的認識,以及其具有的功能和帶來的效益了解的往往很少,對此,政府應該在當地建立起經濟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不斷的為農民展示信息化管理手段在經濟管理中的具體應用效果,并鼓勵農民積極的參與到實際管理過程中,讓農民真實的體驗到信息化管理手段帶來的經濟效益,從而使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夠得到更多農民的接受和認可,促進農村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同時,對于農村經濟信息化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要不斷的引進高素質的管理人才,不僅要要求其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還要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從而使其能夠充分利用自身豐富的專業知識,創新出更多新穎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手段,促進農村經濟信息化手段的應用取得更好的成果。
(四)加強相關部門的緊密合作,提升信息傳播效果
農村經濟管理不是一項孤立的工作,其與各個行業和部門都存在密切的聯系,農業信息交流和共享機制的建立和發展,對農村經濟管理的各個環節都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農村經濟的信息化刮管理,應該充分了解和掌握農村基層信息,并進行科學合理的歸納和整理,結合目前農村經濟的發展現狀,分析總結出農村經濟的發展需求。同時,農村經濟管理部門還應該加強與私人企業之間的合作,借鑒私人企業在網絡技術方面的優勢,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農村經濟刮管理體系,從而促進農村經濟信息化管理質量和效率得到不斷提升,使農村經濟發展能夠緊跟時發表展步伐。信息化手段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應用,不僅對增強管理質量和效率,以及提高經濟效益有著重要作用。因此,農村經濟管理者要深入分析探究目前的經濟管理現狀,總結出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結合實際發展情況,將信息化手段科學合理的應用到管理過程中,不斷提升農民對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認識,同時還要創新出更加新穎、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從而促進我國農村經濟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楊平 單位: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濱海街道辦事處經管統計服務中心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suonuo77.com/qkh/6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