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线观看不卡,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国产gaysex男同视频chinese,欧美一级www

SCI期刊 | 網站地圖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頁 >  自我教育論文 ? 正文

網絡思政教育自我教育的啟發

2021-4-9 | 自我教育論文

作者:董偉 楊露 單位:湖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網絡技術的興起與蓬勃發展,人類正邁入一個新的時代———“網絡時代”,作為對時代的回應,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學界的普遍關注。相比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諸多變化。但變化的核心是網絡帶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更強的主觀能動性,自我教育成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

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內涵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是指個體作為教育主體,在自我意識支配下,把自我作為教育對象,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中介,發揮主體的能動性,主動學習社會要求、自我需要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和網絡素養的教育活動。任何事物總是歷史的具體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不同于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的直接特性在于,它是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中介進行社會實踐活動,表現為虛擬與現實相融合的形態。討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的特點,就要從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互聯網三個維度出發,才能把握住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關鍵特點。

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特點

(一)自我教育者的自主性空前增強任何自我教育都是一種主客體合一、張揚自主性的教育,但是由于網絡的發展,網絡的虛擬性、共享性、交互性、豐富性等特性使自我教育者的自主性在現實中得到空前增強。“網絡存在方式對人的主體性的擴展,賦予了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自主權與主導權,表現為教育參與者的自由權、信息選擇的自覺權、價值認同的自主權、信息反饋的主動權等”[1]。傳統的自我教育者,也能自主地選擇教育信息,但是自我教育者選擇的內容和條件要受到主客觀條件極大的制約,而網絡上的自我教育者在網絡中主動地尋找信息、選擇信息、接受信息,大大減少了受到的限制。自我教育者的自主性空前增強主要表現在:其一,自我教育者選擇信息的自主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開放的網絡世界,選擇什么網站、點擊瀏覽什么信息、關注什么信息、發表與不發表言論等等的權利掌握在個體的手中。其二,自我教育者能掌握極大的信息資源。網絡提供了豐富而便捷的信息資源,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的信息權威地位不復存在,自我教育者可以通過網絡掌握更多的國內國際信息,獲得了更大的話語權。其三,自我教育者的個性得到了更大的張揚。在現實的社會存在著形形色色的利益需求和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目標,網絡虛擬空間為滿足不同的個人發展需求提供了多樣化的信息交流平臺。博客、微博等等個性化的網絡載體可以讓個人盡情展示自己的個性和才能。追求個性成了網絡時代的潮流。

(二)意識形態的主導性與自我教育的自主性之間的矛盾深化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特點決定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性。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性決定必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一元指導思想,實現正確的思想理論導向、理想信念導向、行為方式導向、制度政策導向、輿論導向等導向功能,提高人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因此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很注重進行灌輸教育,以確保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受教育者并非是完全被動的接受者,也具有自主性,能夠根據自身需求、自身的認知水平等各種因素選擇自己認同的道德觀念、政治觀點。所以就產生了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主導性與自主性的矛盾。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他我教育的主導性與自主性的矛盾體現為教育者的主導性和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之間的矛盾,在自我教育中則是意識形態的主導性與自我教育的自主性之間的矛盾。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主導性與自主性的矛盾得到深入發展,表現在:第一,網絡環境下,意識形態的主導性不是靠強制的灌輸教育和灌輸教育中教育者的強勢地位來保證,而是主要靠意識形態內容的合理性和形式的趣味性讓自我教育者心悅誠服,當然對違反法律的網絡信息可以對違法的網絡信息及其責任人依法治理;第二,意識形態的主導性與自我教育的自主性之間的對立在網絡上可能會表現得更明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之一是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一元指導思想,提高人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但是在網絡虛擬場域中,則存在多元化、多層次的思想文化。再加上網絡環境下,自我教育的自主性大大增強,改變了受教育者的地位,自我教育者能獲得更豐富的信息資源,能夠更自由地選擇教育的目的、內容和方式,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性勢必會因此受到多元化文化的干擾。

(三)自我教育條件的自由與自我教育者自律的張力愈加緊張如果說從社會和個人的關系角度分析,意識形態的主導性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自主性之間的矛盾深化發展,那么從自我關系的角度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條件的自由與教育者自律的張力又愈加緊張。網絡是一個沒有中心、超越傳統民族國家地域限制的虛擬世界,它的開放性、便捷性、虛擬性和匿名性使人們的網絡行為具有空前的自由度。從人的思想行為形成變化的維度來看,一方面,網絡的開放性、自由性,極大地弱化了外在的道德行為規范的約束作用,提高了受教育者進行道德自律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網絡匿名的交往形式又具有“去社會角色化”的作用,網民的道德責任感弱化了。從教育的角度看,自我教育自主性空前增強,主體獲得了極大自由,學不學,學什么,怎么學,幾乎完全由自己決定。思想政治教育說到底是要做人的轉化工作,實現人的思想品德轉化和提升的社會功能。人的轉化包括了認知的轉化、態度的轉化和行為的轉化三個層次。其中,態度的轉化有一個由服從到認同、再到內化三個密切聯系的階段[2]。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就是要實現主體的思想品德轉化和提升,將一定社會要求的思想觀念、道德規范、政治觀點內化為個體的自我意識,然后再外化為個體的實踐行為。這內化、外化的整個過程,依靠外在的他律,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必須依賴主體的自律才能順利完成。網絡給了自我教育者更多的實現自由的條件,但是如果不加強自律,網絡也會成為自由的墳墓,各種網絡犯罪和網絡沉迷的現象已經成為網絡社會的沉疴。

三、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特點的啟示

(一)樹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以自我教育為核心的新理念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自主性空前增強,改變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和客體的關系。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生了很大變化。在網絡時代,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可以利用網絡工具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豐富的內容和多種多樣的教育平臺。如果仍然在課堂等相對封閉的空間,教育者的主體性確實是更強了,但是一旦離開這種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直接對話模式,在虛擬的網絡空間,在新的人機對話模式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主客體關系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傳統意義上的教育者幾乎隱匿了,完全不能掌控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淪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教育平臺的提供者;而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高度合一,完全主導整個教育過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自我教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分為虛擬空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現實空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兩大類。很明顯,現實空間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和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區別不大,網絡更多的是一種教學工具而已。虛擬空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其實就是虛擬空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應該樹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以自我教育為核心的新理念。樹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以自我教育為核心的新理念還有重大的意義。首先,自我教育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標。古今中外許多學者都認識到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對自我教育的意義有許多研究和論述。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自我教育,他指出:“只有促進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3]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也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不教育!”[4]。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新形勢下,溫家寶總理在中南大學視察時,對全國教育系統也明確要求要堅持啟發性教育,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第二,自我教育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有效方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在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為實現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它是影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針對性的發揮,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客體的特殊性在于它具有“主體性”,是一個自覺的存在,具有選擇的自主性。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過啟發、引導人們內心潛在的自我教育的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教育客體看做是具有主體意識的獨立個體,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