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森林保護論文
作者:郝振梅 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城關林業工作站
適時施藥
要掌握病蟲防治的關鍵時機。在預測預報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切了解病蟲發生發展的動態,抓住薄弱環節,做到治早治小,才能達到理想效果。如一般害蟲在幼齡時抗藥力弱,而且剛從卵里孵化出來,往往有群集性,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及時用藥防治,使用濃度低,經濟有效。對予囊菌和半知菌類引起的病害,一般應在冬季消滅越冬病原和在生長季節孢子萌發階段噴藥防治。適時施藥還應考慮當時的氣候條件,樹種、品種間的差異以及林木不同發育階段對農藥的敏感性[1]。
交互用藥
長期使用1種農藥防治1種害蟲或病害,易使害蟲或病菌產生抗藥性,降低防治效果。一種害蟲或病菌抵抗一種藥劑,往往對同一類型的其他藥劑也有抗性。但不同類型的藥劑由于對害蟲或病菌的作用機制不同,害蟲或病菌就不表現抗藥性。因此,經常輪換使用幾種不同類型的農藥,是防止害蟲和病菌產生抗藥性的有效措施。
混合用藥
將2種或2種以上對害蟲或病菌具有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混合使用,可以同時兼治幾種病、蟲,這是擴大防治對象、提高藥效、降低毒性、抓住防治有利時機、節省勞力的有效措施。農藥的混用,特別是農藥混合制劑的研制和使用是當前農藥發展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發展方向[2]。農藥之間是否可以混用,主要是由藥劑本身的化學性質所決定的。農藥按其在水介質中的反應,大體可分為中性、酸性、堿性三大類。一般來說,中性藥劑與中性藥劑、酸性藥劑與酸性藥劑、中性藥劑與酸性藥劑,它們之間不產生化學和物理變化,可以互相混用。堿性藥劑在使用時最易發生問題,應當嚴格注意。從農藥的理化性質、毒理及劑型來看,農藥混用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遇到堿性物質分解失效的農藥,不能與堿性物質混用最重要的幾大類殺蟲、殺菌劑,都有遇堿分解的特性,但各類藥劑和各個品種堿分解的速率并不相同。如有機磷比有機氯堿分解速度快。就堿性物質來說,堿性強弱也不相同。如石硫合劑、松脂合劑屬于強堿性物質,波爾多液、堿性砷酸鈣屬于中等堿性物質,肥皂類則屬于弱堿性物質。在混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六○五、甲基一六○五、樂果、馬拉硫磷、殺螟松、敵敵畏等有機磷殺蟲劑,都是帶中性或微酸性的加工品,在堿性溶液中很快分解失效。因此,這些農藥就不能與堿性農藥及堿性物質混合使用。殺菌劑中的代森鋅、代森銨等,遇到強堿性農藥也會分解失效,因而不能與石硫合劑、松脂合劑等混用。但是也有少數農藥和堿性物質混用能提高藥效。如敵百蟲在堿性溶液中也能逐漸分解,可是分解速度緩慢,當它們與少量肥皂混用時,不僅不會降低藥效,還能提高對蚜蟲或其他害蟲的防治效果。
2混合后產生化學反應引起林木藥害的農藥,勿相互混用這種情況在無機藥劑中常見。如波爾多液不能與石硫合劑混用,因為石硫合劑中的硫化物能使波爾多液分解,增加水溶性銅量,易使林木產生藥害。2種藥劑在交替使用時還應有間隔期。噴完波爾多液后,要隔15~30d才能施用石硫合劑,噴完石硫合劑后,要隔7~15d才能施用波爾多液。
3混合后乳化劑作用被破壞的農藥不能混用加水稀釋配成乳劑使用的乳油、濃乳劑,凡混合后出現乳劑破壞、上有乳油或沉淀的現象,表明乳化劑的作用被破壞,因而不能混用,否則,既會降低藥效,又易產生藥害。目前使用的乳化劑種類很多,使用前要先做混合觀察試驗。
4混合后濕潤劑作用被破壞的農藥不能混用加水稀釋配成懸浮液使用的可濕性粉劑、乳粉等,凡混合后出現絮結和大量沉淀現象,是由于濕潤劑的作用被破壞的緣故,也就不能混用,否則,會降低藥效,易產生藥害[3-4]。
安全用藥
在用藥過程中,必須防止人畜中毒、環境污染和林木藥害。各種農藥,尤其是劇毒農藥,在生產、運輸、貯存和使用過程中,都必須嚴格遵守國家頒發的《劇毒農藥安全使用注意事項》,了解劇毒農藥中毒癥狀及急救治療方法,認真做好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