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安全工程論文
一、農村飲水工程管理現狀
1.工程基本情況
從2005—2010年截止,全縣興建農村集中供水108處,供水總人口為3.23萬人,占全縣農村人口的18.6%,分布在全縣二個鎮六個鄉一個街道辦一個辦事處,68個行政村。
2.工程管理情況我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從2005一2010年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08處,每處飲水點有一個管理人員,管理人員為兼職,管理人員工資較低,有些地方群眾交水費觀念淡薄,水價收費過低造成運行成本不足,收支不平均,又無上級拔管護經費,給建成后的飲水工程后續管理帶來了困難。
二、農村飲水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探討
產權改革基本情況我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產權明析,全縣農村工程108處產權已明晰,工程產權分類為二種,第一種我縣利用城市擴網的供水管道產權歸縣供水公司,工程其他固定資產歸村小組。第二種是國家群眾共同出資固定產權,歸村小組或用水戶協會擁有。到目前為止,我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沒有發放產權證。因為群眾沒有意識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產權歸屬,對工程產權意識淡薄。產權改革存在的突出問題,我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存在產權改革的問題情況如下:
(1)我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模較小,工程分布較散,工程供水人口基本上在200一一500人之間,但有部分群眾受經濟限制,飲水安全意識不強,盡管村里建了自來水工程,仍然使用自己的小井水,影響了工程的發揮。
(2)群眾用水觀念意識淡薄,只能收取基本的成本費,使工程的管理經費不足,管理人員工資較低。使管理人員沒有積極性,建成后的工程很難長期維持,最終造成沒有水喝。
三、工程管理模式
1.采取公益性管理模式
(1)推舉理事會,按高于成本價收取水費,適當提取公共費用,用于日常的維護管理。
(2)村小組派人員負責日常管理公共費用由鄉、村小組負責承擔的公益性管理。
2.采取市場經營模式
即個人投資承包經營模式,商定水價和最低水價,向用水戶收取水費進行維護管理,同時個人在取適當利潤,確保供水正常運行。
四、建議
(1)以鄉鎮為管理單位,建立農村飲水管理工作站。
(2)在農村飲水安全制定統一的水價。
(3)廣泛吸納民間社會資金參與,不斷完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多元化體制和機制。
(4)根據各縣的地理、地貌的特性,考慮建設適合本地的小型飲水安全項目。
(5)農村飲水安全項目是“民生工程”部分地方電價同居民生活用電同價,請上級部門考慮用電是否同網的半價,在工程建設時是否可以減免稅收或征收一半稅。
作者:張太云 單位:江西省橫峰縣水利局